水浒中杨志丢了10万贯生辰纲,换算成如今的货币,有多少钱?
引言
君不见罗生《水浒传》,史才别逞文辉烂。草莽雄心不自成,指点罡星洒江汉。——《君不见苕川席上戏赠晋陵朱说书》
我国四大名著之一《水浒传》可以说是深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,无论老少对其中的故事可以说是信手拈来,紧凑的故事线也是十分引人入胜,读起来爱不释手。例如读者看到《水浒传》就能马上联想到拳打镇关西中的热血场面,还有武松打虎中让人惊叹的高潮武艺,接下来要说的“智取生辰纲”一则想必更是让人印象深刻。这则故事中主要分为两拨人,一类是吴用、三阮、白胜等需要智取生辰纲的人,而另一方则是以杨志为首的护送生辰纲的官兵们。
“生辰纲”顾名思义就是和生日有关的了,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在书中很少提及但是许多人都熟知的一个人物,那就是北宋时期的当朝宰相蔡京。这生辰纲就是他过生日的贺礼,其价值当然是无比的贵重了,书中记载有整整十万贯钱。可见这个蔡京也并不是什么两袖清风的人物,据史书记载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贪官,因此截取了生辰纲其实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。那么智取生辰纲的经过又是如何?水浒中杨志丢的那10万贯生辰纲,换算成如今的货币有多少钱?
展开全文
由于生辰纲是官员们精心准备的生日寿礼,涉及到的金额重大,因此在准备护送的时候自然是十分的秘密和小心了。不过这些自然是逃不过梁山好汉中的智慧担当吴用的法眼的,并且吴用还知道护送生辰纲的杨志武功高强,精明能干,如果他们一行人强取的话胜算是不大的,而且他们这一行人的武力值也比不上对方,搞不好还会造成伤亡,因此这次行动只能智取。至于为什么吴用他们想要夺得生辰纲,一方面是为了做一件与朝廷做对的事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劫富济贫。
在护送宝贝的时候杨志自然是十分的小心谨慎,与正常人赶路时的作息完全相反,目的就是为了掩人耳目。吴用为了达到让杨志放松警惕的目的可以说是废了好大一番功夫,先是设置障眼法,随后又是精心布置计谋,终于杨志上当了,喝下了蒙汗药神志不清。而生辰纲丢了之后杨志也自觉自己担不起这个责任,再加上他此前也屡屡犯错,因此这次丢了生辰纲回去就是掉脑袋的死罪。他喝完蒙汗药醒了之后有想过寻死,只是没死成。
而经过了几番挣扎之后,杨志也不得已上了梁山,和让自己亡命天涯的人当了好兄弟。通过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,生辰纲的价值自然是不菲的,那么究竟价值几何就需要好好算算了。宋朝虽然是在盛唐之后,但经济实力还是可以的,当时的一贯等于1000文铜钱,换算成人们熟知的白银也就是一两。那么十万贯钱就是十万两白银。
只是宋朝时期银子的价格自然和如今不能同日而语的,因此需要以更直观的以购买力来计算。在宋朝,一两白银可以购买150斤大米。如今1斤大米大约需要2.5元,150斤大米也就是375元钱。这样算下来十万贯钱则大约相当于如今的3800万元,足以见得其价值多贵了。也正是如此,在丢掉生辰纲之后杨志竟然萌生了以死逃避现实的想法,阴差阳错之后才落草为寇上了梁山。
因此,也有不少人认为杨志此前一直对朝廷是抱有幻想的,甚至在他上了梁山之后仍旧如此。而且,他本有建功的机会却被毁了自然也对吴用等人心存芥蒂,也是因为如此,当宋江表示招安的时候杨志一定是最无异议的那个。不止如此,杨志还真正推动了招安计划的实行。本身杨志就是名门之后,光耀门楣是他上梁山之前的夙愿,因此他对于建功立业,得到朝廷赏识,扬名立万等事情本身就怀抱着极大的热情。只是遗憾的是,他的这一愿望到死也没能实现。
结语
《水浒传》塑造了108位有血有肉的梁山好汉的英雄群像,每一个人都十分真实立体。在梁山上的若干个小团体里,或许杨志不是梁山好汉中最勇武,最有豪情的那一位,也不是对于劫富济贫最热心的那一位,但正是他的这些遗憾才使得他不是扁平化的人物形象,而是立体真实的一位英雄。让人不禁为他的不得志而感到遗憾,为他无法完成自己的心愿而感到可惜。这或许也是《水浒传》能够在历朝历代吸引无数读者为之魂牵梦萦的原因。
参考文献:
《君不见苕川席上戏赠晋陵朱说书》
《水浒传》
评论